作者: 日期:2018-05-21 16:21:35
阅读次数:1868
毛珠明 安徽马鞍山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艺术硕士。现为安徽工业大学副教授,安徽省美协会员,安徽省工笔画学会理事。师从桑建国、聂危谷先生。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画展并获奖。
代表作品:“未来天宫畅想”系列、《问天寻梦》
主要展览及获奖:
2011年中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 。
2012年全国中国画展。
2013年“相聚宜兴”全国工笔画展。
2014年全国第四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
2014年多彩中国梦——2014·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展)。
2014年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展。
2014年“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展。
2014年中国工笔画邀请展。
2015年“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展。
2016年“工在当代”第十届中国工笔画大展
2017年第十三届全军美展
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滚动资助项目。
习作指导
点评毛珠明的《中国梦——天军》
□桑建国
在《中国梦——天军》(见上图)中,毛珠明运用了工笔画的形式,将中国画的线条与现代构成元素进行融合。简洁的黑、白、灰关系营造出浩瀚的天宇与精密的航天装备之间微妙的变化。他用紧凑的团块和色调突出视觉的张力和冲击力。在创作技法方面,这件作品以工笔重彩特有的厚涂方式为主。传统工笔画对背景进行色彩处理的不多,只有宋代赵佶的《瑞鹤图》等少数作品有背景色彩处理。中国壁画如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有大面积的背景色彩处理,但多以土色、赭色为主,显得过于单调。在总结前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的同时,毛珠明结合现代色彩构成形式,突出了黑与白的对比,用厚涂的手法为背景增加层次感和厚重感,从整体上将三维空间转化为平面空间,力图在“平中突显不平”。在画面线条的处理上,他保留了工笔线描的张力和书写性,试图以结构的方式使线、面、体有机结合,让线性结构融入线描的整体之中。在细节刻画上,他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宇航员和航天器。在材料运用方面,他把国画颜料的赭石、花青、藤黄和岩彩的岩黑、藤紫、红辰砂结合使用,在平面化的处理中展现出矿物质颗粒的质感和层次感,力求使画面于单纯中见丰富,精致细微而不流于匠气。这幅画的背景为黑色,仅仅使用传统的墨色显得分量不够。画家后来使用了矿物质颜料,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指导学生创作,首先要关注创作主题的选择。全国性美展既是专业展览,更是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艺术展览。所以,要创作参加全国性美展的作品,对主题的选择要考虑到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我鼓励学生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法,加强创意与设计意识。从毛珠明的《中国梦——天军》中可以看到创意与设计元素的介入。但是,此作在传统中国画线条的组合与线条力度的表现方面还显得功力略有不足。希望他能在未来的学习、积累中进一步提高传统笔墨功力。年轻的画家应学习和掌握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这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我一直向学生强调:“利用融合取得突破,而回归传统得以经典。”
毛珠明作品欣赏